2019-05-11 12:05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即時報導台鐵局於今年7至9月推出一系列適合當季出遊的行程,除了安排夏季賞鯨、玉井芒果季等季節活動,更有深入體驗鐵道的特色之旅,像是在新豐站舉辦咖啡品味活動,看老站房變身時尚咖啡廳;前往屏東潮州基地,祕境探訪鐵道小祕密。
台鐵局說,8月進入夏季金針花盛開季節,分別安排北、中、南三地出發,探訪金針花三大聖地台東太麻里、花蓮六十石山、花蓮赤柯山,此一行程每年花季推出都是開賣即秒殺的熱賣,預訂請早,以免向隅。
台鐵局說,郵輪式列車套裝行程包含交通、膳食、住宿、景點參觀、專人導覽,對於平日忙碌無暇規畫旅遊行程的民眾是一項省心又優質的選擇。每趟行程售票日期提前於出發日前3個月開賣,相關行程將陸續於台鐵局網站公告。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11/realtime/6287698.jpeg&x=0&y=0&sw=0&sh=0&exp=3600
2019-05-14 16:39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日治時期1908年建造的台中車站第一代紅磚造蒸汽機關車維修坑道、1917年啟用第二代古蹟車站、2018年全面啟用台中新站,交通部鐵道局表示,台中車站將是全台唯一有三代歷史建物同堂的車站。為讓第一代車站機關車維修坑道遺址原地保存目標,今年3月已辦理車站變更設計並報台中市政府,完成部分車站都市設計審議及變更建照等核發程序,目標明年6月完工;屆時結合鐵道文化園區計畫,及台中市政府推動「綠空鐵道軸線」計畫,相信台中車站會成為鐵道文化意象新亮點。
鐵道局表示,2013年2月25日台中車站鐵路高架工程第一階段北側工區施工時,發現台中車站於日治時期機關車庫遺址,經研判是屬於1908年建造,後續由台中市政府文資專案小組確認遺址具有重要歷史保存價值。該機關車庫遺址發現時,因位於平面營運軌道下方無法立即發掘,直到2016年10月台中鐵路移上高架通車後,鐵道局騰空地面鐵路設施展開搶救發掘作業;期間歷經文資專案小組5次現場勘查及4次文資審議會議審查確認,機關車庫有歷經興建、改建至廢棄等不同時間歷程的建築遺留痕跡。
鐵道局中部工程處副處長李懷谷表示,台中鐵路高架施工時發現該遺跡後,約75公尺的距離,高架建設因無法直接落墩,導致去年台中新站原本要5股道同步通車,現在只有3股道通車;目前預計9月就會進場施工,年底將高架結構體完成,明年6月完工交付台鐵局營運使用。
鐵道局表示,遺址兼具學術研究與文化資產保存價值,再加上其地處交通樞紐,極適合作為公眾展示教育的場所,可兼具觀光、行銷等目的。未來新站周邊2、3百公尺的距離,將包含古蹟台中舊站、原第一月台及第二月台、歷史建物及鐵路倉庫群,再將結合台鐵局「鐵道文化園區」計畫及台中市政府推動的「綠空鐵道軸線」計畫,相信可成為鐵道文化新亮點。
高雄輕軌第2階段的首列列車已經抵達高雄。高雄市政府提供
出版時間:2018/09/18 11:02
高雄市輕軌第2階段的首列列車日前抵達高雄,和第1階段不同的是重量更輕也更節能,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也親自試乘,認為新的列車比起第1階段列車內部穿透性及採光性更佳,窗戶面寬使視野更廣。
但是輕軌第2階段到底會不會持續做下去沒人說得準,畢竟年底高雄市長的選舉,藍綠2黨的候選人韓國瑜、陳其邁都說要暫停輕軌施工,主因來自輕軌第1階段的效益不佳,第2階段的路線又遭到許多民眾抗議。不過高雄市政府倒是信誓旦旦,表示輕軌第2階段一定會蓋下去。
高雄輕軌第2階段預計2019年底完工通車,但沿線如美術館地區、大順路沿線就遭到民眾抗議,認為剝奪人行道與原有的行車空間,尤其是大順路原本就是交通繁忙的要道,輕軌一但施工更可能出現交通黑暗期,沿線的路邊停車格也將全部取消,對於沒有車位的民眾是一大困擾,甚至有人直言,大順路恐將成為大型停車場。(陳建宇/高雄報導)
想瞭解更多房市訊息請到蘋果地產王粉絲團
https://www.tlm.nctu.edu.tw/zh/news/train-2/
107學年度高中生運輸深耕競賽活動軌道經營與行銷創意活動
歡迎學生參加!!
聯合新聞網 2018/07/18 10:00(3小時前)
阿里山小火車抽換枕木,是非常辛苦且重要的工作,未來改為鋼筋混凝土枕木,可以使用50年,也節省維修成本。記者彭宣雅/攝影
不少人搭乘阿里山小火車上山,都會覺得小火車坐起來特別晃,比東部的普悠瑪晃動更厲害,有人覺得慢慢搭車欣賞風景晃上山非常有特色,但也有人覺得可以更平穩更好。
農委會林務局表示,小火車車體晃動是有原因的,但未來可以透過技術上改變,希望當硬體設備改善後,搭乘的遊客,還能在小火車上喝杯茶、或阿里山上的咖啡,平穩地享受沿途風光。
阿里山小火車其實已經106歲了,農委會嘉義林區管理處森林鐵路管理課技正周長洪表示,小火車確實比較晃,從過去就是這樣,但現在因為觀光人潮多,因此特別會留意車體晃動的情形。
周長洪可以說是最了解阿里山鐵道的人,他表示,最早規定火車下軌道深度要有8公分,經過這麼多年的運轉,會充滿了泥,當火車在上面行走,就會產生左右晃動的不穩現象。
所謂的不穩,就是當車子重量壓過鐵軌後,就會往下沉,因此造成行進間的晃動。
另外,軌道的接頭因為鬆脫呈現直角,輪子碰到軌道不滑順,一碰到就轉向另外一頭,並不適圓弧轉彎很順暢,所以乘客會覺得很晃動,就是這個緣故。
但這些都與安全無關,只是因為這是一條很有歷史的森林火車軌道,但未來也能透過新的技術去克服改變。
周長洪說,曾經有日本的軌道專家來台灣看過,也建議阿里山小火車的軌道處,可以改為「I字型」的,另外螺絲也要改,因為當初螺絲鎖得很緊,但因為車體晃動,也會逐漸把螺絲晃鬆,也容易變形,因此除了螺絲加強,改成I字型,耐受的係數也比原本要大一點,也不會退螺絲,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在阿里山森林鐵路服務18年的周長洪說,這些都是未來阿里山小火車必須改善的硬體設備,也是首要努力改善的目標。
他說,希望未來遊客上山後,能夠安心的喝著一杯茶,或者阿里山上的特色咖啡,沿途平順地欣賞沿途美麗的鐵道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