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鐵不開全速300公里縮短行駛的時間?網友神分析:因為後果會不堪設想!
日期 2015/10/27 20:48:01 | 新聞分類: 台灣鐵道新聞
| 有鄉民在PTT這樣發問,他認為高鐵測試時就開過全速300多公里,但現在好像都不願意開全速,不然的話台北到高雄應該可以更快到達,真的是不知道為什麼,馬上有超神的網友回覆分析,為什麼高鐵不開全速的原因。
先講結論,就算用極速去跑 北高還是最快87分鐘,沒有更快的可能首先先從硬體設備說起
軌道土建設計最高時速: 350Kmph 700T列車設計極速: 315Kmph 軌道線形跟土建其實是能不能提速的重要關鍵 土建OK一切好說 車子跑不快?沒關係!我們可以換新車!(住手
我們的土建雖然有可以到350的標準 但是如果硬要操到極限 那相對就要以縮短使用年限來換
加上目前雲嘉路段已經有地層下陷的問題 如果速度再往上加 那會有讓問題惡化的可能[ 另外,因為航高限制的關係,桃園站被迫蓋成地下站 如果列車全速通過所造成的風壓效應可能會把桃園站大廳的玻璃吹爆 所以通過桃園不管停不停車都至少要降速到160左右
列車高速通過造成的震動跟風壓還有噪音是非常可怕的 而造成的破壞跟速度成正比
接著來聊聊車輛本身吧
700T型列車的設計時速是315Kmph沒錯 使用的是跟日本500系相同的285kw轉向架 意思是整列車組的出力是13758hp
但是因為我們的隧道口都設有洞口環(Collar) 所以我們的車頭跟500系比沒那麼尖 相對在空氣阻力的形態上就不同了
而速度越快,空氣阻力越強 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大 (也就是速度越快,每加1Kmph所需要增加的電會更多)
以700T的設計年代 其實我們的用料已經算是當年最高級 當時的日本新幹線根本還沒出現N700、E5、E6等等營運速度破300的怪物 (雖然500系設計時速是350Kmph,但由於當時的設計,能量轉換效率不佳, 實際上也不會以那個速度營運,而且載客量會受限制)
但是為什麼速度不能更快呢?
先問你一個問題 你買了一台車 時速表可以到220 但是你會開那麼快嗎?
要是營運速度就直接以極速去排點 除了很傷車子之外 也很容易一誤點就GG
前面說到500系的電能轉換效率不佳 採用相似設計的700T也有類似問題 雖然沒那麼嚴重 但是其實還是很吃電
你加1kph可能只快20秒到 可是要多燒多少電費?
而且因為台灣的氣候比日本潮濕 機電設備的保養也吃力很多
最後,是軟體的問題 速度越快,對於安全防護的要求就越高 對系統的負載也越大
高鐵的駕駛其實主要功能不是開車 而是”應付突發狀況”
速度越快,突發事故的反應時間就越短 相對安全成本風險就會飆高 等於是拿安全去對賭
系統最穩定的情況是300kmph 你硬要開到305 你說會不會容易出問題?
現在的車速 如果遇到地震或是其他事故要緊急煞車 從營運速度到完全停止需要2.4公里的距離 如果再更快,就要更長了
還有一個因素叫列車排點 這是我說為甚麼北高最快87分鐘(如果不停台中) 沒有更快的可能的原因
因為路線容量有限 那一條鐵軌一天營運18小時要擠下單向近百班車 又加上直達車跟站站樂交錯 有時還有北中區間車
直達車也不是隨時都能超越站站樂 如果有待避需求 你硬是要給他開到全速 到時候還不是要等其他班車? 那與其如此 不如就慢慢跑 省點電也省些成本
喔對了,有時候趕點的時候 如果行控允許就會開破300 個人看過最高印象中是306kmph
補個八卦 之前在高鐵行控中心有聽工作人員說過 一列700T營運一趟台北左營全程車 大約要燒掉上百萬的電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