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車站的前世今生

日期 2016/5/29 21:42:56 | 新聞分類: 台灣鐵道新聞

文、圖/魚夫 2016-05-04 12:00彰化火車站其實是座百年的老驛站,日治時期1904年的鐵路縱貫線計畫便已舖設至彰化,第一代車站為木構造的小型車站,外型和初期台南站大同小異,稱「彰化停車場」,屬於一種暫時性質的火車停靠站。

1906年日本殖民政府展開了第一回市區改正計畫,逐漸將清領時代毫無規劃、任其自然發展的街道與傳統的民宅巷弄,以火車站為中心進行整頓,做了一番初步的整頓,使其初具現代城市的雛形,1908年(明治41年)北起基隆而至高雄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彰化停車場已不敷使用,1918年來到大正時代,當時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工務課開始進行彰化站的改建計畫,採所謂的日本風格的式樣建築,占地約48坪,其形式和宜蘭、艋舺(萬華)車站,尤其是後者幾乎一模一樣,入口雨庇使用日式的唐破風,強調殖民母國的意象,總體融合弧形屋頂與主體的半木式木結構,比例非常協調。這座火車站還有一種西班牙式月臺佈局值得一提:

在彰化停車場的時代裡,月台本為雙線通行,其後增建一島,成為單線通行,第一月台與第二月台中間包夾一股道,此即所謂西班牙式月台,大部分停靠南下列車(列車門只開第一月台側)。

第二月台與第三月台中間包夾二股道,第三月台主要為北上列車或到發列車使用,月台之間的天橋建站時架了起來,從空中通行至車站主體出站。

所謂西班牙式月台布局乃源自二十世紀30年代至今西班牙巴塞隆納地鐵流行採用的月台布局,因此亦稱巴塞隆納解決方案(西班牙語:Solución Barcelona),1923年攝政皇太子裕仁來臺巡視,從舊照上看,似乎月台改造已然完工,在那個時代裡,這也算是很先進的設計了。彰化火車站為山海線的轉乘站,北距基隆起山線210.874公里,海線215.598公里,海與山線在此交會,也是長途列車司機員、機車長及列車長交班的地方,經常一出火車站,就在月台上望見交接的情景,和日治時期不同的是,現在許多女性列車長形成另一種現代感十足的氛圍。

因為老式的火車不能「倒退嚕」,沒有倒車功能,所以必須利用轉盤來調頭,彰化火車站乃於1922年建造扇型火車站,站體呈12股道放射狀,形成一座半圓弧狀的車庫,可施以各種保養和修復工作,前方為調度車輛廣場,現在已屬國寶級的歷史建築,而且還在使用中,參觀人潮絡繹不絕,饒富趣味。

原本台鐵在日治時期除彰化外,於臺北、新竹、嘉義、高雄及高雄港均設有扇形車庫,後來因火車電氣化且蒸氣火車頭遭到淘汰,又有因戰時美軍轟炸的原因而傾圮,竟全遭廢棄,唯獨彰化扇形車庫雖然在美軍空襲時,也因掃射而留下許多彈孔痕跡,一度也面臨拆除,所幸立委翁金珠於1995年爭取保存,2001年出任縣長,更以縣府經費挹注修護工程而保存了下來,令許多火車迷為之雀躍不已,其實彰化火車站的規模龐大,車庫對街是為大型的台鐵員工宿舍,也頗具保存的價值。

1905年火車通至彰化後,總督府鐵道部在1920年起開始興建段長、驛長和員工等之宿舍,原係木結構,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因1959年的八七水災造成房舍毀損者甚眾,於是蓋起了加強磚造的新工程,1970年代後,又大都改建水泥公寓,和原有部份留存的日式建築相互交錯,建築語彙也算非常多元了,更形成獨特的聚落景觀,機能後來更是越來越多,舉凡鐵道俱樂部、理髮部、洗衣部、福利社、大禮堂乃至於員工幼稚園等,2003年起台鐵依照「中央各機關學校國有眷舍房地處理要點」開始要求住戶陸續搬遷,如果能夠仔細的加以整理,做為文創園區,也應該是非常理想的基地了。

至於現在的鋼筋水泥凸字型建築,前方連續半圓波浪型建築為1958年所改建,這種國民黨政府的反攻大陸式建築,我實在看不出到底美在哪裡?因此不予評論。


This article comes from 佳鈺精品-XOOPS-群組
http://ch5513.chiayu.biz/xoops-20/html

這篇文章的連結位址是:
http://ch5513.chiayu.biz/xoops-20/html/article.php?storyid=193